尾曲的歌词就是好:“如梦已残”
价值观、是非观不同的人相爱在一起是个错误。
海怡最后到底说了句公道话,中宝是错爱。马中宝热恋韦海怡,怎一个糊涂了得?一个懵懂少年,恰逢情窦初开,好像撞大运一样,刚好一个人――形象还不错――误打误撞撞上来,他就糊里糊涂地被支配着走上爱情的绝路
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马中宝太晚熟,16、7岁该做的事情他要快30岁了才开始做,青涩爱情通常都会惹出些乱子,小孩子惹出来的乱子好收拾,成年人惹出来的乱子就没那么容易收场了。
其实马中宝死去的老妈早帮他定好大原则了,中宝讲了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旧事:说他的母亲离开他之前,给了他一本青蛙王子的童话书,说什么公主吻青蛙然后青蛙就变王子云云。这种故事的寓意是:无能为力的母亲将年幼儿子的命运交给他生命中的下一个女性,恳求她帮助他走完艰苦的成长之路。
更准确地说,不是下一个女性,是下一个母亲,做母亲的中途撒手,没尽完的义务总得有人接过来,也是接力赛,一棒接一棒的。
中宝母亲看来最知道马中宝是块什么材料,接下一棒的,如果不是一个继母(这事情马中宝就做不了主了,要看他老爹有没有这本事),那么就应当是一个深具母性的女性伙伴、情人或者妻子,有母亲一般宽厚和忍受的胸怀,能庇护得任何软弱的灵魂,帮着扶着甚至于哄着,让他们学会坚强。
这一棒本该周予诺这种人接,给韦海怡接去了,惹出无穷祸患。
阿诺不够优秀,不过其宽厚和忍受能力,至少能上及格线。阿诺对海怡的超强忍受力,与其说是因为阿诺软弱没主张,倒不如说是在迁就一个受了委屈就乱发脾气的坏娃娃――你对你对你永远对,乖乖别难过就好了,哄到坏娃娃脾气顺过来就大功告成。
做人能做到这样逆来顺受不问是非的,只有那些什么委屈都吃得下去的糊涂老妈。
就算予诺不合格,也不会比海怡更不合格。女人的母性,一半靠遗传一半靠熏陶,要考察这种事,只需考察各自的母亲就知道答案:看看周大妈怎么对待阿诺的,再看看韦大妈怎么对待海怡的。宝怡羽三角恋,中宝没本钱和大羽争,丢盔卸甲;宝怡诺三角恋,海怡也没本钱和阿诺争,败下阵来。
海怡接受大羽,固然与其财势有关,然而大羽擅长营造浪漫的爱情气氛,也是个因素,世上多少痴男怨女、感伤的灵魂,沉迷这爱情氛围不问红尘世事。
中宝选择阿诺,固然与其良善有关,然而阿诺能够营造温暖的家庭气氛,亦是个因素;世上多少孤儿弃子、漂泊的灵魂,钟情这亲情氛围愿做落地生根的土壤。
实情也是如此,青蛙变王子,说是得益于海怡一声断喝,但是给他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为周予诺(另外是湛倚天),海怡吆喝完了也就完了,其实啥都没干,中宝感恩于心虽不过分,对予诺却不甚公平。
马中宝徘徊在怡诺之间,也是做判断题,是否辜负了阿诺的深情厚意?不是做选择题,即使不选择周予诺,也不会屈从于韦海怡。
最后那一棒,还是予诺接去了,传递得虽不顺利,不过予诺自己接得妥当!
予诺豁达无私,尤甚中宝,看到恳求谅解的最后一页,颇有觉悟:原来闹半天还是青蛙和蝎子之间的游戏,她终究是个旁观者,既然如此,得,你们俩的问题你们俩自己去解决吧,面对面说清楚,别没完没了的折腾。
什么事情都得有个头!周予诺达人啊!
中宝有没有原谅海怡?要看原谅的标准,若是低水平的原谅,早就原谅了,不原谅又何至于一再纵容?若说高水平的原谅,比如两个人再抱头痛哭一场那一种,那是没有!反问一句,马中宝为什么要原谅?反正他又没记仇。
马中宝忘记了,以前的以前让海怡受伤,所以海怡不愿提!后来的以前是让中宝受伤,他更干脆,索性都忘了,即使有人不知趣提了他也想不起来,他没有韦海怡那么强的神经,忘了就是自救,靠人不如靠己。
“宝爱怡“三个字闪回中宝的记忆,引来观众无穷想象,还是片尾曲道得明了:“余情在我心无法奉还“,两个都一样;昨日中宝深情,海怡无意接受;今日海怡厚意,中宝无力消受。人生毕竟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大屿山的短暂时光,他们既然匆匆忙忙一天过完所有的节日,便该知道,相爱的一生早已过去,故事结束了余生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留下点痕迹当个纪念――总算大家都年轻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