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163TVB明星联盟 作者:zhangs_wh 发表时间:2006-10-01 15:35:45 地址:http://bbs.ent.163.com/tvb/216748,0,50,0,40,10.html?userid=-M964 主题:我本重温录之接近齐浩男(上) 我本的灵魂人物是温sir饰演的齐浩男,前14集除了交待各人物的性格以及之间复杂的关系外,一个重心是齐浩男与戴安琪的感情纠葛,在长达14集的篇幅里,实际女一石伊明被摆到了次要的位置,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可见与戴安的这段感情对浩男影响相当深。一段感情的分手告终,通常性格问题是主因,外在环境是辅因,高骏风的出现激化了浩男与戴安的性格矛盾,最终一人自杀一人入狱的收场,也许不是必然的结果,但也许也有它发展到这个地步的一些理由。 首先的一个问题:究竟浩男是怎样的一个人? 浩男不是善男信女,抓毒蛇时沉着、冷静,出手快准狠,都说明他具备黑道人物应有的基本素质,派他代表自己去英国,排开其它的因素,也因为齐乔正刻意把他培养成接班人,他对浩男的信心,来源于他看到的、浩男与自己性格相似的地方,比如不服输,对于24岁前的浩男来说,影响他最大的无疑就是这个养父,他对他的尊敬和崇拜,几乎发展到了盲从的境界,他清楚知道齐乔正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对朱有贵一事的态度上,在鲍向天面前,在齐乔正面前,他的回答是不完全一样的。 我本的剧本很有些意思,尤其在一些小的细节处。鲍向天第一次遇到浩男,由巧克力判断他对人太过有戒心,在一个不熟悉的城市,处于黑道矛盾的漩涡中,对陌生人的戒心,并不能完全说明他与人交流时的保留;负伤向伊明求助后的失踪,也不能完全说明他对人的不信任;照顾自己多年的老佣人过世,选择出海、飚车这类独自一人的宣泄方式,也不能完全说明他在刻意收藏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但至少都能说明浩男的性格相当孤僻,也许不是有意,但他习惯把自己放进一个孤立的圈子内。石家荣说浩男太冷,他可以在喧闹的酒吧,一声不吭,独自坐着想自已的心事,对别人的好意问候不理不睬,不对着家人和朋友的时候,很少能看到他的笑容,或者这些说明他是个比较悲观的人,从他的眼界看去,世界没有多少美好面,于是他拒绝和这个没有多少美好面的世界有更多的交流。 伊明对浩男的评语是自大霸道,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他也可能不是有意,但他的确是非常习惯于默认别人会完全赞同他的想法与做法,这点很大程度上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浩男母亲简慧心,是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她对人生的全部要求即是家庭,她需要一个重视她重视子女重视家庭的丈夫,对她来说,重视的一个方面就是不需要她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去操心,从与齐乔正结婚记念日,她习惯于齐乔正替她去安排庆祝节目,就可看出她完全不介意别人的“自作主张”,甚至还会把“自作主张”看成一种关爱。浩男同母异父的妹妹浩儿,在前14集里出场并不多,初出场的一段是在图书馆里找论文资料,碰到学长的帮助,欣然接受,这段并不说明浩儿接受别人的安排,但说明浩儿与母亲慧心有些地方还是相像的――都属于需要人照顾与保护的一类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浩男,很自然地会习惯替女人安排与决定一些他认为可以由他来决定的事,比如两次替伊明决定回程路线,虽然嘴里不把伊明当女人,但实际上,他依然把她当成女人在照顾,因为她毕竟有着女人的外貌。 然后的一个问题:究竟浩男有没有善面? 剧名叫我本善良,男主角当然有善良面,即使在做为铺排的前14集里,也有相当多相当细的善的内容。对齐乔正敬爱到有些盲从地步的浩男,居然会不顾一切地斩断了齐乔正手上的鱼枪线,可见“无辜”是他的底线,他可以杀人,但绝对不可以伤及无辜。船上这段前面加插了一个小前奏也很有意思,齐乔正要杀阿坤,浩男虽然前先并不知情,以他对齐乔正的了解,已经预感到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站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他知道如果齐乔正要杀这人,那么这人一定有该死的原因,但期间,浩男其实还是有些小的试图缓解的举动,只不过连他自己都知道如果面对的是齐乔正,所有举动都只能是徒劳,不管他是不是理性地知道齐乔正做法正确与否,这一些细节说明他多少都觉得杀人残忍,即使对方有错他也仍然希望给人一条生路,太容易心软,是他最不让齐乔正放心的一点,就这点上两人有差距。转过头再去想想浩男在英国的经历,如果不是朱有贵发展到要杀他的地步,他可能还无法断定一些事,也可能还做不出将朱有贵交给鲍向天的决定,不了解其中原委的伊明说浩男冷血,但他这么个貌似“冷血”的决定也并不是随意而来的,这么看来,舍命都要保当时并不相识的伊明,虽然被他用做官面上的解释是她曾经救过他,但在这个决定里面有多少他完全不敢承认的善,可能连他自己也弄不清楚,或者他也根本不想去弄清楚。 最后的一个问题:戴安是不是真的适合浩男,或者换个面,浩男是不是真的适合戴安? 戴安外表上应该是那种很容易引起人保护欲的女人,伊明曾经对戴安说,如果她是男人也会追她。戴安没有和家人一起移民,独自留在香港,如果说她是一个时时需要照顾的女人,那么她和浩男的感情应该维持不到四年,因为浩男并不一个能照顾别人到周全地步的人,他和齐乔正不同,他不会花太多精神去注意一些他觉得很琐碎的生活细节,所以独自在香港工作生活,更多是用来说明戴安是一个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女人。戴安需要呵护,但不需要过份的呵护,浩男和高骏风在这方面正好是两个极端的类型,浩男即使在乎戴安也不会以戴安为轴心运转,而高骏风则时时刻刻把戴安放在首位,在浩男与戴安感情出现问题的初期,渴望与缺少之间的矛盾,曾一度让戴安对高骏风的追求不知所措,她害怕因为渴望而令与浩男四年的感情走到绝境,虽然最后这并不是影响到两人结局的主要原因,但两人间的这个不合谐一直都存在。 真正刺激到两人的是浩男的自大霸道,戴安和简慧心并不相同,她除了需要足够的呵护,还需要足够的尊重,她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希望浩男能尊重她的意愿,戴安的性格介于慧心和伊明之间,她不如伊明硬朗,也不如慧心柔顺,所以她不会象伊明一样,立刻就表示出对自大霸道的不满,也不会象慧心一样,全盘接受自大霸道。浩男不够细心,他完全没有留意到戴安的反感,经过四年的相处,他已经把那些戴安没有坚决反对的自大霸道当成她完全可以接受的,于是他会觉得经过四年的相处两人过了磨合期,没有更多的问题,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在戴安看来就正好相反,反感积累得越多,就越令到她发现这是两人之间的一个大问题,因而在她而言,两人的感情并没有到那个阶段。严格意义上说,浩男并不一个专横的人,他会因为戴安和伊明所说的话而反思,家荣直言骂他冷,反而能和他做成朋友,假如戴安象伊明一样,一早就表明自己的态度,也许经过四年的相处,两人间不会还有这么多的问题,戴安的容忍从某种程度上说也造就了两人最后的困局。在感情方面,浩男属于被动型,他对琐碎事情不在意的性格导致了他无法主动察觉到感情问题,但这不代表他不会由人提醒后主动去修补改善,如果时间足够环境足够,他会尽力去修补改善,只可惜,他们之间发展到最后不仅错失了最好的修补改善时机,也最终丧失了修补改善空间。 虽然经过了四年的相处,但相互间没有足够的了解,这才是彻底令两人无法走到一起的症结。不能怪戴安不了解浩男,浩男并没有给她机会去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他独自出海,独自看星,独自承受老佣人的过世……他很爱戴安,但他没有把她真正带入自己世界的想法,或者他觉得他想要她看到的只是他的部分而不是全部,他只希望她看到一个有型有款的齐浩男,而不是一个孤独软弱的齐浩男。也不能怪浩男不给戴安机会了解自己,四年的相处中,戴安应该有很多机会去进一步了解这个人,比如主动提出和他一起出海看星,而不是静坐等待齐浩男主动找她去出海看星,一直到她跳海自杀,她对浩男的了解都不如旁观的伊明,因为伊明从一开始就相信他不会为情而杀人,她做了他四年的女友,了解他的好胜,却完全不了解他的骄傲。 相爱的两个人并不一定能最终走到一起,感情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现在再看戴安的自杀、浩男的入狱,反而觉得是件好事,因为戴安的自杀,浩男开始反思,因为四年的刑期,浩男有了一个与外隔离(其实是与齐乔正隔离)的反思机会,一切的变化都在变化后的不变中慢慢酝酿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