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U 機動部隊 PTU 美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銀河映像有限公司 2003 監製:杜琪峰 導演:杜琪峰 主演:任達華、邵美琪、黃卓玲、林雪、黃浩然、 編劇:游乃海、歐健兒 美術指導:馮樂斌 原創音樂:鍾志榮 攝影指導:鄭兆強
好導演可以在電影裡原封不動地保留自己的壞習慣,但同時留下更多讓人喜歡的片段,杜琪峰電影中的夜香港是座幽暗而綺麗的城市,我相信這些美麗的構圖和均稱的場景是一步一腳印地找出來的,而舖軌、取鏡和調度則是反覆試驗的結果。杜琪峰對於都市夜景的刻劃一向很有方法,「暗花」的澳門,「暗戰」的香港,傳說前者其實是他經手,游達志掛名的作品,我相信,畢竟「暗花」中有太多辨認度極高的風格。從「真心英雄」、「暗戰」、「全職殺手」、「暗戰二」,我們可以看見杜導鏡頭下的夜香港逐漸成行的過程,「PTU」絕對是個里程,之後杜琪峰電影的城市夜色就此定調,「大隻佬」和「柔道龍虎榜」中的香港黑夜都是這樣的色澤,這樣的步調。爾冬陞近幾部電影中的香港夜景也很美麗,但杜琪峰顯然對於夜街的構圖和運鏡多了份偏執地專注。單就視覺感受而言( 的確值得提出來講 ),「PTU 」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電影,導演拍的過癮,觀眾也看的滿意。劇本依然是老班底游乃海和歐健兒,「PTU」說的是一個簡單的好故事,或許電影的核心價值不是那麼符合道德正確性,但如同影評人石琪說到:「近年香港盛行互相埋怨、責罵、找錯、打落水狗,尤其針對公職人員。在這種風氣下,《PTU》很難得地反潮流。」比起同年度的票房口碑雙料大贏家「大隻佬」,「PTU」 對我來說更是令人驚喜的作。
在PTU警官展與Kat率領隊員在尖沙咀進行反黑巡邏時,沙展肥沙於餐廳外受襲,失去警槍。展要於天亮前把配槍找回,這卻引起PTU隊員產生意見分岐。 CID幫辦Madam 張接手江湖人物馬尾的謀殺案,她懷疑肥沙嫌疑最大。就在寂靜夜幕下,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貪婪、針鋒相對逐一湧現,每組警察人員都努力找尋出路,希望在天亮前來個解決。然而最後一切發生的,原來都不能在掌握之中。
在開場戲,我們看見鏡頭從機動車由內向外照去,新聞廣播正提到警匪槍戰中喪生的警員,接著編劇讓每個角色開口說話,和觀眾見面,同時引出電影的核心 topic ,這樣的佈局開場十分地刻意,但的確是情意十足,而且足夠引發觀眾的同理心,真正在這場戲從人群中浮現的除了任達華的阿展外,便是邵美琪所飾演的 Kat。可惜了其他以黃浩然為首的 PTU隊員們,他們的角色特質並不清晰,我認為編導在這方面放棄地很乾脆,不打算分戲給角色演,也不打算硬填台詞充分量,即使在電影大部分的時間中,隊員們都和任達華同處一個畫面上,他們還是沒有太多戲份可以表現,甚至連開口說話提供劇情的機會都沒有。這些角色是阿展的執行秩序工具,並且在幾次決策的分歧上,舉足不定地留給觀眾一些懷疑,然後紛紛跟進以加強任達華的抉擇在情感上的正確性。據說任達華在演完阿展這個角色的時候,花了很久的時間才跳出來,甚至不想脫下警察制服。其實,阿展並不是那麼高難度的角色,編劇沒有洩漏這個人物任何歷史或背景給觀眾,這位PTU 小隊長在整部電影中也沒有明顯的情緒轉折,我想任達華讓各大獎評審青睞的理由很簡單,他的表演恰如其分地賦予了角色血肉,提供了質大於量的表演層次。編劇 (有些拙劣地)利用幾場戲來揭開他不怒自威的面容下,藏著一張人性的臉孔。
邵美琪所飾演的 Kat在角色呈現的方式上和阿展十分相似,薄如紙的人物背景,冷峻的外表,但角色的血肉卻清晰可見。導演很明白地拍出了他在事件當下對阿展的決策的質疑,編劇沒有明白點出她是如何從茍同發展成為認同的(或許從開始就沒有差別),這個角色的台詞舖的漂亮,情緒穩穩地藏在制式地問答和報告間,性格夠乾脆,當她越過那條界線後,便不再回頭,絲毫不拖泥帶水,夠俐落。光是一個讓路給肥沙的動作,絕對值得一座最佳女配角獎(第九屆金紫荊獎)。幾處劇本的砂石其一可能在於警警相護的體制外互助,說真的,我倒不是挺在乎這個。其二則是杜琪峰電影中常見的女角的花瓶功能性,值得一提的是杜導中的花瓶女角往往不是用來作為男性角色行為或動機的載具。「PTU」的花瓶傾向比較緩和,邵美琪的角色很好,我也不認為這個角色有去陰性的傾向,是個有型有款的女角。主要讓人詬病的應該是黃卓玲的CID 督察,其實導演經營這個角色的方式頗精采,初登場就顯得力萬鈞,有原則、有脾氣,而且你知道,她的雙眼已經緊緊地盯住我們的主角們。最出色的一幕是讓她靜靜地走到正在毆打臥底線人的部下們,然後她緩緩蹲下,悠然自得地看著對方。最後那場戲,這個角色是砸掉了,前頭身段經營的精采,這麼收場實在讓人心寒,成為肥沙在情理上穩住陣腳的墊底工具。這位女督察始終綁著法條走,編劇卻讓她成為最後一個放棄道德尊嚴的角色,而且方式還挺粗魯地,真的得這麼拍嗎?至於男配角,我很不喜歡林雪,但他的確是演什麼像什麼,就不多說了。
杜導的偏執還是很可怕,例如他堅持讓任達華一巴掌一巴掌地甩在刺青光頭仔的臉上,的確是很大快人心的一景,不是嗎?最後兩位大哥互射和倒楣的大陸匪徒們身中無數槍,都是同樣風格下的產物。這部電影裡充滿了演員走路的鏡頭,水平的.垂直的移動都有。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引人入勝的一部分。「PTU」在敘事風格和影片節奏上都有「槍火」(我很不喜歡這部)的影子,「PTU」的快慢疏落比較合理,演員表現也比較整齊。重點是說故事的方式有意思多了。兩部電影絕對不是同一個層次上的作品。導演充分地利用了香港夜晚街道,打光、舖軌,然後把演員分配到畫面的各處走位和站位,電影中,光的存在感特別的強烈,配上演員的步伐和地上拉長的影子,再以適度的電腦動畫做修飾,讓「PTU」成為了一部美麗地很獨特的電影。
我一向不是很擅長推自己喜歡的電影。「PTU」 絕對值得一看。
----- review by frafoa 2004/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