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琪迹-邵美琪国际影迷联盟

搜索
查看: 3539|回复: 19

[灌水]邵逸夫的一个世纪(1907.10.4--2007.10.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4 22: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帖地址: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Article=1019165&strItem=funinfo&flag=1&idWriter=0&key=0

2007年10月4日,是香港影视大亨邵逸夫的百岁寿辰。
   他是享誉世界的香港影视界大亨,他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他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造就了成龙、周润发、梁朝伟这样的天王巨星,成为中国电影界的传奇。他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掌握着全球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制作公司。他的邵氏电影曾经几乎垄断了香港的电影工业,他的TVB迄今仍是屹立香江不倒的电视巨无霸,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建筑遍布内地各个城市。
   他就是邵逸夫,一手打造了一个娱乐王国的香港风云人物。 这位老人所经历过的百年,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精彩动人,并且,这一传奇还在继续上演……
电影-------一个人的影视王国
    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宁波镇海庄市朱家桥老邵村一个富商家庭。邵氏世代以商为业。其父邵玉轩与当时成千上万的宁波人一样,于19世纪末前往日趋繁华的上海“淘金”,并于1901年设立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邵玉轩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他病逝上海时,康有为、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延阁等晚清与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辞致哀。
    邵玉轩育有5男3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后人称他为“六叔”、“六老板”。他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与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为前后届同学,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囤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创业之初,他们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犹如家庭式作坊。其摄制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即深受上海市民欢迎,结果赚得盘溢钵满。旗开得胜,邵氏兄弟们为之欢欣鼓舞,随后新影片不断地从“天一”推出。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从此注定其一生与电影业的不解之缘。那段时间,邵氏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举目无亲的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并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院。他们历经磨难,备尝艰辛,星马的穷乡僻壤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的新时代。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州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当时“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4 22:58:0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东方好莱坞”
  
    1937年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打乱了邵氏影业的发展进程。邵氏惨淡经营,艰难度日,后来更是难以为继,被迫关门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正当盛年的邵逸夫雄心不减当年。他摩拳擦掌,决心大干一场,重振邵氏家业。
    1957年,邵逸夫从新加坡来到经济开始起飞的香港,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电影事业。两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期间,邵逸夫倾力打造位于香港清水湾,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这一工程历时七年始告完工。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从此,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
    进入六十年代后,邵氏公司长期称雄香港市场,曾拍摄过一千多部电影,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据说最盛时,每天有100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陵波、李翰祥、邹玉怀、张彻……无不出自“邵氏”门下。其中《江山美人》、《貂禅》、《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影片都曾享誉海外,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倾倒无数观众。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完全疯狂”,有位老太大连看一百多场,由《梁祝》而在台湾掀起黄梅调狂热;而《天下第一拳》更掀起功夫片新狂潮,发行到全球各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邵逸夫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邵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事业名符其实的拓荒英雄。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中国电影的每一步变迁都有邵逸夫及其家人献出的心血。从20年代从事电影业到现在,邵逸夫经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演变,目睹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兴衰,堪称电影史的见证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TVB之父
  1967年邵逸夫与利孝和等人联手创建了TVB,当时利孝和是第一大股东,也是TVB的首任董事局主席,而邵逸夫的主力,还是放在邵氏影业。
    期间邵逸夫对TVB做出最重要的贡献是在他的倡导下,于1971年开设了首期无线艺员训练班,其后这个训练班为整个香港演艺圈都输送了大量的中坚人才,现在仍然在圈内呼风唤雨的周发润、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现在已晋升为国际级的大导演杜琪峰等等,都是出自该训练班的得意学生。
   到70年代末,邵氏影业受到嘉禾影业的威胁,邵逸夫敏锐的商业眼光发现了电视业的无穷潜力,于是渐渐把主力转到电视,在这期间陆续购入大量无线电视台的股份,成为TVB的第一大股东。1980年无线首任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因心脏病逝世,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东身份接任董事局主席,随后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使其收视率长期在港岛独占鳌头,影响更扩及中国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创造了一代电视王国的辉煌史。
    邵逸夫接任TVB后,即逢对手丽的电视(亚视)前身发动两台间的第一次电视战,《大地恩情》和《骤雨中的阳光》在黄金时段掀起收视热潮,面对丽的的步步紧逼,邵逸夫率领无线电视调兵遣将,从容应对,先腰斩与《大地恩情》对阵的《轮流转》,拉来镇台之宝汪明荃与红极一时的电影小生谢贤合作了一出经典剧集《千王之王》,汪明荃与谢贤在剧中纠来缠去的情感加上有点新鲜有点神秘的赌术力阻《大地恩情》的强大攻势,更为谢贤带来流传至今的“四哥”花名。
   在与丽的的这段收视战期间,无线在邵逸夫带领下好戏连台,《上海滩》、《千王群英会》、《火凤凰》、《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等风摩大江南北的经典剧集纷纷亮相,在香江和整个华语电视圈掀起一轮又一轮收视高潮。
   至1982年邱德根接手丽的,将“丽的”改名叫“亚洲电视”,也正式宣告TVB在首次电视战中赢得全胜。
    其后几年无线一直在收视上占据绝对优势,男星在周润发之后捧出了“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女星则在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之后捧出了陈玉莲、曾华倩、戚美珍、黎美娴、刘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电视剧则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红遍华语电视圈的经典武侠巨制。
    1986年大获成功的《流氓大亨》则带动了家族剧的潮流,此后家族恩怨成为港剧的一个重要品牌。《义不容情》、《大时代》、《创世纪》都是此剧种中的翘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8年,邵逸夫将无线电视城由香港广播道搬至清水湾,89年则迎来了亚视林伯欣时代的电视战。林伯欣出大价先后从无线挖走了沈殿霞、曾志伟、卢海鹏、林建明、李香琴、招振强、韦家辉、戚其义、黄日华、郑少秋、吴启华、任达华、曾华倩、陈玉莲、戚美珍、陈庭威等台前幕后的金装人才开拍剧集和电视节目。
   面对亚视的新一轮攻势,邵逸夫率领无线展开“欢乐今宵救亡运动”与“剧集救亡运动”,制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节目和剧集,再次将亚视打回原形,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香港电视圈的霸权。
    期间无线制作了“劲歌金曲”这一经典栏目,邵逸夫更点名力捧“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为四大天王,结果四人在乐坛火速上位,也再次验证邵逸夫的独道眼光。
    电视剧则包括《我本善良》、《人在边缘》、《今生无悔》、《灰网》、《边城浪子》、《壹号皇庭》、《火玫瑰》、《巨人》、《大时代》等经典剧集。《人在边缘》、《今生无悔》把黎明捧到大红大紫,当时不少师奶爱他胜过亲生仔;《灰网》应该是无冕影帝吴镇宇最为内地观众熟悉的电视剧;《火玫瑰》则让当年一直不温不火的温碧霞大红大紫了一把;《我本善良》对内地观众影响力尤大,男主角温兆伦(听歌)更被称作温SIR,迷倒内地万千少女,其当年在内地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是如今无线的一哥一姐们望尘莫及的;《大时代》则被誉为无线九十年代最杰出的电视剧和无线最经典的家族剧,在前些年马亚西业与新加坡传媒选出的两个二十世纪华语电视剧百大榜中,《大时代》都是90年代香港剧集的第一名。
    93年,邵逸夫再以独道眼光钦点引进台剧《包青天》,结果在香港掀起收视狂潮,备感压力的亚视不得不以重金请来剧中饰包青天的金超群火速跟风拍摄《包青天》,形成香港电视史上两台黄金时段前所未有的同内容电视剧对垒(《包青天》打《包青天》)的局面。
   94年邵逸夫把亚视不少台前幕后人员挖到了无线,尤其是台前一众九位当家小生花旦全部网罗至旗下,亚视自制剧由此开始衰弱,频频靠外援诸如马景涛等艺人拍摄新剧,于是无线又进入一台独大的局面。
   其中1996年无线迎来一部高收视的《西游记》,播出后轰动全港,张卫健(听歌)凭这套剧成为一直红到今天的“电视红人”,这套剧在引进内地后却是褒贬不一,年龄成了明显的分界线,年轻一点尤其80后奉为经典,稍年长一点的却把这剧当作了胡编乱造的炮轰对象。
    97年无线的高收视剧太多,《苗翠花》、《大闹广昌隆》、《全院满座》都接连创下收视佳绩,98年更是承接97年的势头,几乎稍好点的剧集平均收视都在30点以上,《天地毫情》、《陀枪师姐》、《妙手仁心》、《鉴证实录》都是到现在内地各大电视台还在频频重播的剧集。那一年的亚视,如果不是林伯欣退出封小平上台,还有一个香港男士选美,几乎就没有让人记住的大事。
    平静之下暗流涌动,99年亚视以《纵横四海》、《还珠格格(听歌)》和《方世玉》向无线宣战,尤其《还珠格格》创下为亚视创下30点的最高剧集收视,更带动亚视在黄金时段的收视以六比四比例反超无线,逼得无线为减轻《还珠格格》的压力,不得不大力宣传,指出以购片之道并非长远之际,也同时阻碍电视业的发展等等之类的特点,试图以讨战来转移人们对《还》剧的追看。
   情急之下无线更在两星期内变阵三次,抽调四线剧集对抗亚视的攻势。最后为了抵抗“小燕子”的魔力,无线搬出屡创收视高峰的王牌游戏节目《惊天动地奖门人》对抗《还珠2》。
   2001年,亚视凭一个购自英国的游戏节目《百万富翁》大放异彩,收视一路攀过30点,为了消除亚视的新一轮威胁,邵逸夫花大价钱购回同类游戏节目《一笔out消》的版权,并派出金牌主持郑裕玲,最初外界对郑裕玲“恶婆“似的主持风格接受不了,弹多赞少,及后郑裕玲重新调整风格,收视逐步上扬并点据优势。
   此后,亚视再无反击之力,收视连年下滑,03年邵逸夫又把无线搬至将军澳电视城,更牢牢巩固了其香江电视帝国的绝对霸主地位,当前其股价市值已超过200亿港元。
   近些年,年界百岁的邵逸夫已经淡出了日常管理,无线实际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方逸华操作,不过他还是无线绝对的精神领袖,只要有他出现的场合,无线台前幕后的人员便起身鼓掌不断,而历届港姐冠军,都已搀扶他出席过活动为荣。
   如果说,无线是香港不可撼动的电视帝国,那百岁高龄的邵逸夫,就是这帝国内高高在上手持权杖绝对无可替代的电视国王。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2: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慈善--------散尽千金济众生
  
    多年来,邵逸夫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但他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为此他受到了广泛的好评。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他为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美国三藩市为表彰邵逸夫对该市的福利贡献,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
    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祖国内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甬上文化人王重光先生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惟有同乡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1985年后,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正如他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视教育为立国之本,为此多年来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据不完全统计,迄今,邵逸夫捐助内地科教文卫事业的资金达25亿元,捐助项目超过3000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几年来邵逸夫还不顾耆耋之躯,多次亲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视察捐赠项目。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亿元。在古令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
    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1987年后,他不仅多次回乡探亲访问,还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这些项目包括位于宁波大学西区的邵逸夫图书馆、逸夫教学楼、逸夫剧院以及其祖居地康乐园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区也有巨额捐赠,如他为杭州逸夫医院的捐赠近亿元。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爱乡楷模”、“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为家乡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一颗新发现的行星使命名为邵逸夫星。这是该台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3: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到了我本善良,却没有提到maggie

提到了今生无悔,也没有提到maggie

发表于 2007-10-4 23: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岁了,不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23: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后面还有他爱情生活的介绍,没有转
发表于 2007-10-5 1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大学的那个逸夫楼是不是都是他捐钱盖的啊??我们学校也有~~

发表于 2007-10-5 1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昨天杭州的报纸也有写他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2: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永远的Anson在2007-10-5 11:00:59的发言:

很多大学的那个逸夫楼是不是都是他捐钱盖的啊??我们学校也有~~

是啊,我们学校也有
发表于 2007-10-5 13: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有个邵逸夫医院
发表于 2007-10-5 20: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qixian在2007-10-4 23:33:25的发言:
呵呵,后面还有他爱情生活的介绍,没有转

對他的生平事跡不感興趣,情史倒有點興趣。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21: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家恩在2007-10-5 20:52:55的发言:

對他的生平事跡不感興趣,情史倒有點興趣。

呵呵,那你是去天涯的帖子看,还是我转过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2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这样的大亨拥有一份真爱可能比常人更不易
   第一任妻子------黄美珍
    1907 年,邵逸夫出生于上海一个富有家庭,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所以香港影视圈尊称他为“六叔”。邵逸夫从小天资聪颖,中学毕业后,应三哥邵山客之邀赴新加坡,开始涉足电影业。新加坡最闻名的富豪余东璇十分赏识邵氏兄弟,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那天,他们应邀来到余府,余东璇亲自出门迎接,身旁还站着一位身着白色连衣裙、清新脱俗、气质高贵典雅的美貌女子。余东璇介绍说:这是黄美珍小姐。饭后,余东璇请邵山客在书房谈业务合作意向,就让黄美珍陪邵逸夫到花园中游玩。两个年轻人在花园中边走边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他们聊得最多的是电影。一席忘情的畅叙,彼此相见恨晚。离开余府之后,邵逸夫饱尝了相思之苦,第一次体会到了恋爱的滋味。其实,黄美珍也被才华横溢的邵逸夫深深地吸引了。她经常借故到邵氏机构看望邵逸夫,如果有时间,两人就到公司属下的戏院看一场电影。然而,令邵逸夫隐隐感到不安的是,黄美珍是余东璇的女友,而余东璇又对自己有恩。三哥邵山客得知此事后,劝他放弃这段感情。当他和黄美珍关系暖昧的闲话传到余东璇的耳朵里时,余东璇还置之一笑,说:“美珍喜欢电影,有逸夫这个懂电影的行家陪着,这是好事。”随着感情的与日俱增,黄美珍更多地参与邵氏机构的内部事务,积极地出谋划策。1929 年,邵逸夫决定尝试拍有声电影,他的这个大胆想法立刻得到了黄美珍的认同。邵逸夫决定到美国考察,并购买一批拍有声电影的设备。几个月后,当邵逸夫从美国带着大批器材回到新加坡时,黄美珍早已等候在码头。看着邵逸夫瘦了一圈,她心疼得说不出话来,一对相思的恋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1932 年,邵氏兄弟终于在香港摄制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开创了中国有声电影的新纪元。这部影片让邵逸夫赚了一大笔,并声名鹊起。
  终于有一天,邵逸夫鼓起勇气亲自来到余府,坦白地向余东璇倾吐了他和黄美珍相爱的事。余东璇听罢,沉默了片刻,哈哈大笑说:“你们的事我早有察觉,君子成人之美,老弟既然和美珍真心相爱,就不用顾及这么多,难道让美珍一辈子陪着我这个老头子。”
  1937 年,邵逸夫与黄美珍在新加坡举行了热烈而隆重的婚礼。那天,余东璇还送来了50万元的大礼表示祝贺。每次提起余东璇,邵逸夫就热泪盈眶,对这位宽厚仁慈的前辈心怀感激。
   1987 年,邵逸夫的发妻黄美珍于美国病逝,享年85岁。他们的这段婚姻维持了整整50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琪迹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美丽琪迹-邵美琪国际影迷联盟 ( 10014773 )

GMT+8, 2025-4-30 1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