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琪迹-邵美琪国际影迷联盟

搜索
查看: 8448|回复: 46

[原创] 《第三类法庭》―不能忘却的记忆,永在我心的海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2 23: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爱怡 于 2009-7-22 23:31 编辑


琪迹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05年来论坛的,好久没发帖了,最近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和大家分享.本文最初发于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ueling1202 欢迎有空来坐坐.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另:全文6500字,我试了几次都不能一次发上来.分了两段.




《第三类法庭》――不能忘却的记忆,永在我心的海怡
by Shelley(雪爱怡)




题记  写给懂这部戏的朋友


现在是北京时间晚上1005,拔掉网线,关掉手机,打开音响,放上温兆伦《我得到甚么》,设置循环,开始写了。


那是1997年的暑假。我清楚的记得,814日晚上1040,北京有线第2台(BCTV2)。香港电视剧《第三类法庭》开始重播了。
当时,有线台总是在晚上9点多播放香港电视剧,那时我4年级。家里的表姐和小阿姨总是按时守候在电视机旁,而我,因为被要求早睡觉,所以从来没有在任何电视剧前停下脚步。直到期末考试结束。那是7月的某一天,我跟着表姐他们看了《第三类法庭》的最后两集。 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这部电视剧说的是甚么,一共有30集,而我只看了2930两集。 当我含着泪看完大结局的时候,我说“我想看完整的”。姐姐说“你写信给有线电视台,让他们重播吧,我也还想看”。 不知道为什么,才只有10岁的我――一个只看了大结局的孩子,已经被这部剧深深的吸引了。 在那之后的日子,我每天期待着会重播,我期待着,期待着。当时,为了能了解最新的影视剧信息,我让小阿姨每周给我买《北京广播电视报》(现已改名)。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814日那天,有线2台要重播了!!! 至今我都觉得像奇迹。如果没有重播,我想我跟这部剧就真的擦肩而过,我会慢慢将我看过的唯一两集淡忘在时间的长河里,但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有线电视台重播了!!!!

1997814日起,《第三类法庭》彻底把我征服了。


我看过网络上很多人写的观后感,虽然这部戏不像进口大片那样有那么多人讨论,但是我看到真正写下东西的人,都是那么真诚、深刻。不过,我还是决定,不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任何人的文字。当然,我阅读过的文字都是那样的真切感人,我甚至觉得自己写不过他们,但是,我还是想以自己的情感来纪念那些逝去的日子,我一定要自己留下些东西。

这篇文章,我会写的很混乱,因为有太多的想说,有太多的感慨,但是我不知道应该以怎么样的顺序排列他们,所以,我只能想到甚么先都写下来。


《第三类法庭》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奋斗的故事,也是一个女人悲剧的一生。这是一个沉痛的故事。我每每想来都会流泪。它揭露的是一个丑陋,现实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朋友,亲人之间的相互出卖。这部戏里充斥着上流社会奢靡的生活状态和底层市民的卑微愿望。各种“不道德交易”贯穿剧中,这是个“金钱至上”的城市,钱也许就是一切。妈妈可以为了3000万诬蔑自己的女儿……  我不知道,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如何接受这一切信息的?? 如果分级,这怎么着也得是家长引导(PG级),可惜,我看的时候没有家长在身旁。

我至今想不明白,为什么这部戏如此深刻的吸引了我? 而且,我当时全看懂了。 这在我现在觉得都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当我现在再重温的时候,我都为自己小的时候有勇气看完整部戏而感到骄傲。因为剧中的主角韦海怡,是一个太让人心疼的女人。换做是现在的我,我都没有勇气看完,我不想接受那些骇人听闻的事实,我想把美好的回忆留在前20集。
我小的时候,真的很勇敢。 不过,我现在看的时候,几乎只要听到片头曲的前奏就会流泪。为了那个女主角,也为了自己那些无法复制的青春……



当时看了电视剧,就记住了主角的名字。演女主角韦海怡的是邵美琪,演男主角马中宝的是温兆伦,演男二号乔大羽的是伍卫国。要知道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代,所谓的“追星”是一件多么“痛并快乐着”的事情吗? 《第三类法庭》被重播,也是因为当时很多观众写了信,当年在北京应该还是有挺多人看的。《北京广播电视报》在有线1台首播之后就登了《第三类法庭群星谱》。可是,由于登报纸那会我还没有开始迷恋这部戏,所以我没有买那些报纸。

说起来,我当年还是一个挺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人。 814号开始爱上海怡之后,就无法自拔了。开学的第一天,向好朋友们宣布“帮我找跟《第三类法庭》以及其主演有关的一系列报纸杂志”。我印象很深刻,当时跟我同住在一个院的王凯给我找到了北京广播电视报上的《群星谱1》,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介绍邵美琪的文字。那种疯狂的喜悦是我现在都没有达到过的。 请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我的第一份资料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王凯说这是他从他们家马上要卖破烂的报纸里一页一页的翻出来的。 我说“那是不是还有《群星谱2》啊?”他说那找不到了,就这么一张有关的。 于是我开始发动同学找“2”。 终于有一天,房珊拿了一“团”纸给我,说应该就是这个了。 这张真的已经皱成一团了,而且特别的黄,我忘记了她说是从家里某个几角旮旯里发现的,也是即将被扔掉的。 我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有了到现在为止我都认为是最珍贵的资料。因为,在那时,一切跟这部戏有关的,就是这两页报纸了。

我开学之后,就是5年级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有些叛逆,还是我发育的比较早,总之我是开始叛逆了。 我要给自己改名字。 我喜欢“韦海怡”这个名字,而房珊她说,她就当“乔大羽”好了。我把我所有作业本,书上全都写上了“韦海怡”。记得当时,如果谁的数学作业有错,学习委员会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改完了去找老师,改对了回来把名字擦掉。 学习委员很支持我,他在黑板上写了“怡”,我印象特别深刻。 5年级的作文里,我不止一次的提起港剧,提起海怡。老师在作文后面批语“中毒不浅”。我当年真的很疯狂。

终于,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班主任老师找我谈话了,说我不能这么下去了,咱们还是学生干部呢(说实话,我不记得我是甚么干部了)。当时,我决定从外表上痛改前非! 具体做法就是把作业本上的“韦海怡”擦掉。那是冬天的一个晚上,我跟老师谈完话都快六点了,我小学最好的朋友之一惠施宇和我一起放学。她陪我在我们院的门口,借着昏暗的路灯,用涂改液把一个个“韦海怡”擦掉了。有这么一个朋友真好!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23: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爱怡 于 2009-7-22 23:28 编辑


5年级小学毕业了,我们直升上了4年制初中。
上了初中,我开始知道有一本杂志叫《当代歌坛》。小的时候我的零花钱不多,我也很节约,自己舍不得买杂志,但是总会有同学分着买不同的期。 而全班都知道我喜欢邵美琪。当某一次,我同学拿着杂志说“这是邵美琪的男朋友,他叫郑伊健,是唱歌的”。 这是我第一次收集到所谓的“八卦新闻”。 我知道这件事情后,伤心了好久,我多么希望邵美琪和温兆伦是一对,可惜没有。不过,郑伊健说过“一生一世照顾她”倒也让我放心了。我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叫《郑伊健你赢了》,那篇文章我每个字都查了字典,只要有繁体字的都是用繁体字写来的,虽然只有区区四百字,但足以表现一个小影迷对自己所爱的演员的情感。 真不知道我初中的时候,怎么会有那么成熟的思想。每次有同学看到写郑伊健的总会拿来给我看,我一般都是去门口小店把写到郑伊健的那一页复印下来,特别是很多时候会写到邵美琪,总能让我兴奋好久。那时候复印A4的就要4毛一张了,我一个礼拜有1元钱零花,如果要是那报道有两面,那我一个礼拜的零花钱就只能复印了,不过,我很满足。 那些日子,所有人似乎看到有关他们的就给我拿来看,我对初中同学最有感情有很大原因是因为那个时候大家真的对我很好,他们很支持我。


99年,一件我从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发生了。 郑伊健跟梁咏琪好了,不要邵美琪了!! 那天早上,两个同学从家里的杂志报纸上把有关的信息剪下来拿给我,我哇的一下就忍不住了。 哭的特别伤心。 一些同学看了我,都以为我早恋,然后失恋了。我记得我当时是这么说的“要是我自己都不会有这么伤心”。那天我在学校控制的特别不好,上课哭,下课哭,老师讲课都特别怪异的看着我。那阵伤心持续了很久,我想也许真的不会亚于自己失恋。 因为有的时候,你看着自己中意的人难受,会比自己难受更难受。 因为―――爱。

不过,我对邵美琪的爱恋,也因为“双琪夺面”事件而淡化。因为,关于这件事的报道多了,邵美琪的曝光率高了,而且互联网开始进入生活。那种寻觅好久才有一点点自己喜欢的演员的消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消息多了,可是我对于邵美琪的热情却减少了。这也说明“物以稀为贵”吧。

后来我又喜欢过舒淇甚么的,但是无论哪个演员再也不能让我有对邵美琪那样的感情。有人说男生一生只会真爱一次。我想,也许对于喜爱的演员,一生真正喜爱的也许只有一个,至少对于我来说,任何演员不会超过邵美琪在我心中的地位。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高中学习比较紧张,对于港剧这边暂时淡忘了。但是,记忆是可以被点燃的。这要从高考结束说起。

高考结束了,人有一种堕落,颓废的倾向。我那个时候白天学车。下午回来睡过午觉就泡在网上。突然有一天,凌晓给我打电话,说“快看安徽卫视,在播《第三类法庭》,”我说“别逗我了,怎么可能,都8年前的事了。”“上面写着呢,你快看吧”。 说实话,我心里想相信,但是又不愿意接受打开电视发现不是这部戏之后的失望,怀着复杂的心情我打开了电视!! 真的是!! 但是超级可恶的事情是:播港剧不能要原版繁体字幕,片尾重心做了,而且由于对于每集的时间有严格控制,他们竟然到时间就把一集结束了!!他们就不能重新剪一下嘛!! 看了之后,我兴奋之余是一阵心痛。 可是,通往记忆的大门就此又打开了。 于是我在网络上疯狂的搜索着关于它的信息。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搜索引擎”的伟大。终于在一家叫做“碟友” 的网站上发现竟然有卖《第三类法庭》的。是那种自己刻的,多少钱我不记得了。那个时候还没有类似淘宝的网站。 如果我要是想买东西,只能通过邮局把钱汇给他,他们再把盘寄给我。 换句话说,我寄给他们钱,他们能不能寄给我东西都是回事。 这一点我初中时在《当代歌坛》上已经受过一次骗。那上面说出售明星写真。我竟然发现有邵美琪,于是寄钱过去,但是对方来信说没有了。我回信说把钱退给我,之后就石沉大海了。希望这一次不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我当时就像个有病乱投医的病人,只要你说你能给我治病,我不管你是否能治好,我还是会给你钱,让你治的。 当然,那家上海的“碟友”公司不是骗子,他们给我寄来了光盘。 只是那不是很全,而且我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从网上下的,然后刻成盘卖的。尽管那只是他们从网上下的,尽管30集并不全,但是,这足以让我幸福了很久。 因为8年来,虽然我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它,但是不能否认,这部戏对于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奶奶告诉我有包裹到了,我飞一般的跑到了奶奶家。当我把光盘放到笔记本电脑里,一个一个“real”播放器的文件呈现在我眼前,每个数据文件下都有编号。我小心翼翼的点下了“1”,生怕把他们弄没了。 它承载着我太多的希望。

那熟悉的前奏响起来了,并不怎么清晰的画面出现了……天哪! 97年的一切又出现在我面前。


后来我在网上发现了“美丽琪迹”的论坛,啊!! 竟然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在关注着邵美琪。还有她的QQ群。 我突然觉得,我跟他们真的是相见恨晚。 那个暑假,我每天跟群里的人聊到凌晨3,4点。那些日子,我真正感到网络的神奇。
论坛上的人都很善良,06年我要去香港之前,希望他们把《第三类法庭》里的场景写给我,使我能够去那些“景点”看一看。他们都会很热情的告诉我。我真的很感动。特别是一个朋友,她告诉我哪里有卖邵美琪照片的。真的很巧,我住的那家酒店旁边就是那个商场。我真的买到了她的照片,而且是第三的剧照。



一转眼,我今年大学毕业了。我突然想起了高三的暑假。我又开始上网搜索了很多文章,很多帖子。我就如同戒毒成功的病人,又被甚么刺激了,毒瘾又上来了。翻出了高三暑假下载的《第三类法庭》粤语全30集,又开始重温。

但是,令我惊讶的是,为什么很多东西发现其实在我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根植于心底了。我可以好不避讳的说,这部戏里面我第一喜欢韦海怡,之后就是乔大羽了。坦白的说我不喜欢马中宝。马中宝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人物,他活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他宁死也要唤回所爱的人的良心。而乔大羽,他几乎拥有着一个完美男人所具有的一切。 他不仅事业有成,有钱有地位,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爱一个人。他的地位高高在上,但是他愿意为自己心爱的人放下身段,他为了让心上人了解他,而主动讲述他并不光彩的过去,甚至不怕因此而坐牢。也许,有故事的男人更吸引女人。他在外呼风唤雨,可是他面对海怡,他像个无助的孩子。他渴望他的真心在某一天可以打动她。他可以在寒风中等他6个小时,他可以默默的为她扫开一切对她事业上的阻挡,他懂得让海怡在她可恶的母亲面前扬眉吐气,他告诉她甚么是办公室政治,他帮助她在整个企业建立她的威信…… 而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在伦敦求婚那场戏:

曾经,他们在伦敦的一家宾馆的一间房有过一次“公平的交易”,那时候她是为了另一个他(就是那个不争气的马中宝)。而那一天,他又把她带到了同一家宾馆的同一间房。她气愤不已,情绪激动。他抱住了她。他说“嫁给我,我希望,我们之间不再是交易。” 这场戏我每次看都会哭,他是那么真诚,我想哪个女人会不动容。 没有鲜花的点缀,没有钻石的闪耀,只是一句话,就足以打动。当然,这场戏是我最喜欢的桥段(也是很多网友喜欢的),有人把所有大羽和海怡的对手戏的台词都听写了下来,当然也包括这场戏大羽说的每一句话。但是,我想让这篇文字里都是我想的,都是我做过的事,所以我没有复制整场戏的对话。这场戏中,大羽不止说了那一句,他的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真切,不过,我还是固执的只留下了一句。 因为,这一句,也已足够。

海怡是爱大羽的,如果大羽不死在海怡母亲的精心策划下,他们俩会过着愉快幸福的生活,当然,如果是那样,这部戏也许就真的如同一般港剧那样被人们遗忘。恰恰是这残忍的剧情,使整部戏在最后10集达到戏剧冲突的高潮。不过,没有了大羽的戏,看着真的很难受。想念这个完美的角色。心里上期盼着他们的快乐生活……然而,编剧并没有让我们愉快,而是让观众撕心裂肺的看完了30集,痛哭流涕。 坦白说,后来我再看的时候,很少看大羽死后那10集了,因为看到海怡开始复仇时,那种痛楚难以忍受,也许这是长大了跟小的时候最大的区别吧。

小的时候希望有个乔大羽那样的男人疼爱自己,长大了上网才发现,很多网友都喜欢大羽胜过男一号马中宝。这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记得有网友写文章《给我一个乔大羽》。写的很棒,把乔大羽这个人物分析的很透彻。但是,我们终究不是韦海怡,大羽只爱海怡。

说到这里,我还想提一下老版本的《一帘幽梦》,这个也是我初中的时候看的。当时看的时候,就喜欢费云帆这个角色,当然这跟刘德凯的成功塑造分不开。而后,我惊奇的发现他跟乔大羽竟有着几分相似。都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而默默付出很多。不知道为什么,小的时候成熟男士的角色总是那么吸引我。我曾经认为不会有人把这两个角色相提并论。可是,就是某一天,我发现了一篇文章,想必作者也是个女孩吧。她就写到了他们两个人在某种意义上的相似性,那么的让人迷恋。有的时候看一篇文章,就会让我感到跟这位作者:心灵相通。 不过,故事终究是故事。


写了两个半小时了,写出来舒服多了。 压在心里12年了,只跟人说过,但是从来没有写成文字。小的时候觉得全世界没有人理解我,现在还是觉得别人理解不了我。当然,我指的是对一个电视剧,对一个角色,对一个演员的热爱…… 我特别不喜欢别人用“追星”来形容。因为我不认为我“追”了,并且我也不认为我喜爱的是所谓的“明星”。我至今难以忘怀的依旧是那些剪报,他们是那么的珍贵。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好朋友们为你攒报纸是甚么感觉? 我永生难忘。

另外,我还要说,邵美琪在《第三类法庭》之后的、之前的作品,能找来的我都尽量找来看了,但是,我始终觉得,我爱海怡这个角色,胜过邵美琪本身。或者说我喜欢的是扮演海怡的邵美琪。文章中也就不提其他的作品了,因为我想说的,并不是“追星”的事情。

我想说的,只是一个少年,对于青春的无法自拔的迷恋…… (对不起,最后这句话不是我的原创,摘自1998年《精品购物指南》中一篇文章《重温<我本善良>》,那篇文章我觉得简直是写出了我的心声)

这篇文章我没有想好是否要发到博客上,不过,总算写下来了.
如果你看完了,谢谢你!

2009712 凌晨 030 于北京
发表于 2009-7-22 23: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毛毛姐的文···

沙发···

之前详细阅读过···写的好好···

写出了我的心声···

强拍下···
发表于 2009-7-22 23: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ywong 于 2009-7-23 09:57 编辑

写得太棒了····
发表于 2009-7-23 00: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也许对于喜爱的演员,一生真正喜爱的也许只有一个···
雪爱怡 发表于 2009-7-22 23:21


我也把这样的一次给了邵美琪···
发表于 2009-7-23 00: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下妞。。。。。。加油哇、
发表于 2009-7-23 00: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ily 于 2009-7-23 03:20 编辑

谢Shelley追忆似水年华~分享爱琪爱怡心历~
你的<精品购物>的那句话,我见过一个更为心水的表达,用在这里就是:

“我的青春彷佛因爱你而开始,这便是我对海怡的感情。”

从你的描述中彷佛也看到当年的自己~在信息匮乏的时代奋力去搜集银幕内外、哪怕是擦边的点点滴滴。

遗憾的是我年轻的时候,是个抵制娱乐的孩子。通俗的说,就是有点“二”。因此虽然96年第一次在荧幕上见到美琪,就被海怡的美貌和美琪本人那种洒脱自然的气质吸引了,某种该死的惯性却使我不愿再去深究。我甚至不知道这个演员的姓名。以致几年前我看到一个朋友激动的帖子,“东方卫视要重播《第三类法庭》了!!”,我都只是默默点进去下载了主题曲。右上角,退出。

至于如何从有点“二”演变为HC番薯,我就不再叙述了。反正归根结底,一定是会长无人可敌的魅力!!

已然错过青春伊始。于是,我只好恶俗得跟风一句,“我的青春彷佛因爱你而回来,这便是我对美琪的感情”,但无论怎么念都不如楼主的震撼了。
发表于 2009-7-23 00: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想说的还有很多,不过请原谅我不再继续了。因为这个倒霉回复框上有一P一直在闪的签名档。我已经眼冒金星。于是,只好睡去。
发表于 2009-7-23 00: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楼主啊
在准备司考的同志啊,祝你好运啊
发表于 2009-7-23 00: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棒!
发表于 2009-7-23 0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妞。。。好有情调,还放着我得到什么。。。放着写着会更有感觉。。。
看了你的文,我很感动哇,没有和你一样的童年真是遗憾,我的童年无聊的要死,要说喜欢演员我还是六年级的事情呢。。。额,记得没有这么迷m之前安徽貌似也播过我本的。。好像有点印象。。。我觉得你硬要把自己改成韦海怡那里,好可爱呐,这个回忆真好。。。我也喜欢大羽的。。。这个《给我一个乔大羽》这个名字逗。。。蛮想看的。。。
赞个~我也爱海怡的。。。。。。。。。。。。
发表于 2009-7-23 01: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想说的还有很多,不过请原谅我不再继续了。因为这个倒霉回复框上有一P一直在闪的签名档。我已经眼冒金星。于是,只好睡去。
feily 发表于 2009-7-23 00:37
飞,说我的签名哇?
发表于 2009-7-23 08: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生 于 2009-7-23 08:26 编辑

支持楼主,我也看了东方卫视那年播的第三啊,看了几集之后还去买了dvd

后来我还记得和同学在寝室讨论m,当时好像刚看完CIB,我说她年轻的时候真漂亮,她们不信,我就很气愤的打开电脑,百度了海怡的图片给她们看,后来她们终于同意了我的观点

不过我反应更加迟钝,我的青春彷佛因你延续。。。
发表于 2009-7-23 09: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说我的签名哇?
琪薇 发表于 2009-7-23 03:07


不能够。不能够。。
你的签名动得挺好。。。
不过要说闪亮,还得是神童暖暖!
发表于 2009-7-23 09: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真的很棒……

我应该算是一个新人吧,因为学业,暑假才慢慢开始重温那些经典,这几天就正在重温《第三》,看得很心痛,虽然我不是从小时候就开始关注她,但是从《妙手仁心》开始,m开始走进我的生活(虽然我看妙手的时候已经07年了……),看完第三,真的是心痛得无以复加,楼主写出了大家想写的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琪迹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美丽琪迹-邵美琪国际影迷联盟 ( 10014773 )

GMT+8, 2025-4-30 05: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