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16 08: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星之苦
A
24小时赶工轧剧,为TVB拍戏犹如做苦力
以内地艺人四五倍的效率去工作,却只有内地艺人四分之一的睡觉时间,这在外界看来近乎疯狂自残的行为,对TVB艺人来说却见怪不怪。
艺人为TVB拍剧犹如“做苦力”,在行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近年引起最大恐慌的事件,要数去年11月24日,年届66岁的TV B老戏骨陈鸿烈在情景喜剧《毕打自己人》片场突发心脏病猝死,令艺人对TV B日夜赶拍剧集的不满由“暗涌”到逐渐浮出水面。
陈鸿烈离世当日,《毕打自己人》的通告上赫然印着,他需要从早上8:30一直开工到傍晚6:15;拍摄该剧期间,他同时参演另一部无线大剧《天与地》,担纲一个心理复杂的角色;其时正值无线台庆前夕,他要在台庆节目上扮猫王载歌载舞,短短的拍剧间隙,陈鸿烈还要抽空彩排。这位精神爽利、笑声洪亮的“大闫生”,尽管在出事前刚做过全身检查,一切显示正常,却不敌连日的高负荷运转,未留下一句遗言便撒手人寰。时隔不到2个月,另一位老戏骨李香琴,在1月13日凌晨于拍摄无线新剧《公主嫁到》期间,因不堪天气寒冷和体力透支,突然晕倒被送入急症室,最终要在医院度过其78岁寿辰。
早外景晚厂景(简称“一日两组”)、日夜兼程赶拍剧集的制度,自TV B创台之初已经确立。刘顺安解释道:“一日两组的概念,就是几乎用尽全天24小时。TV B拍剧分外景与厂景,外景12个小时,从天刚一亮7点出外景,一直拍到傍晚7点,拿尽所有的天时;厂景10小时,即在录影棚拍摄,时间横跨了外景的后段,通常从下午4点一直拍到半夜三点。如果是主角,每天从早拍到晚,休息的时间只够回家洗个澡,只能在外景车上打个瞌睡,甚至在厂里合个眼,睡上一两小时而已。”
40多年来,从郑少秋、周润发、梁朝伟、刘德华到古天乐,这些从TV B走红的小生花旦,都曾为“一日两组”付出过健康亮红灯的代价:“五虎将”中的刘德华、梁朝伟、黄日华,走红的代价无不和肝病画上等号;古天乐未成名时为无线拍《神雕侠侣》,一连三个月日夜轧剧,终于体力不支,发烧至40℃,出厂打针后仍要回来,因为整个剧组在等他接着拍。年轻的一班倒下仍然死撑,是怕连累二、三线的甘草演员———他们拍完一场戏,往往要等主角拍七八场,才轮到自己的下一场戏。
郑少秋、周润发等都曾不吐不快,向无线争取过“休息的权利”,但都以无效告终。TVB的态度始终强硬:“这是公司的制度,接受就拍,不接受就不拍,没人逼你啊!”———这不是白纸黑字写下来的高层语录,却是很多演员一边抱怨一边为自己的妥协找到的理由。TVB外事部副总监曾醒明,这位几十年来为TVB“挡箭”的新闻发言人对记者说:“TVB已经从上世纪那个靠‘拍膊头’起家的家庭式企业,发展成一间上市公司,产品多元化,业务发展也很大,必然要建立一个制度,去取代以前那个‘人’的制度。”
邵逸夫开创的商业电视台黄金模式———从资金注入、编剧、演员、拍摄至播放一手包办,然后把音像制品的版权销售给海外———使TV B成为港剧的最大生产工场。为保证不断向全球华人供应新剧,它每年产出的自制剧超过500集,即每日必须拍摄1.4集以上。而在内地,《雍正王朝》、《汉武大帝》、《乔家大院》等优质剧集平均三天半拍摄一集。不少离开无线发展的艺人曾透露,北上拍戏是看中每天能有8小时睡眠。罗嘉良就说过:“薪水少、睡眠少、工作强度大,我在TV B17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在内地拍剧,演员的休息时间很有保障,都是在合同中有注明的,所以我拍戏时很精神!”
以内地艺人四五倍的效率去工作,却只有内地艺人四分之一的睡觉时间,这在外界看来近乎疯狂自残的行为,对TV B艺人来说却见怪不怪。凭《巾帼枭雄》中“柴九”一角赢得TVB视帝的黎耀祥,就是典型的“铁人”,一年平均拍5部剧,经常同一天游走在三四个剧组中。他对记者说:“因为这里市场小资源少,我们没办法改变。我们是要妥协,但这个妥协将我们香港演员的能力提升到很高,我们可以做到一样东西:无坚不摧。我觉得这个是演员的最高境界。”
但刘顺安并不这么认为:“现在很多演员和幕后人,都出现了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态度,公司已经没有了对人情的体谅与支持,他们也不会再拼搏。他们觉得很累,那就迟一点去上班,也有演员到了现场才看剧本,或者幕后准备不足,导致大量的‘飞纸仔’(拍摄期间临时编写剧本,边写边拍)出现。演员掌握不到剧本,就随心来演,不温不火地演,感情不放入太多,这样最没有害处,因为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很多看T V B剧的人,就看头三集和尾三集,中间就不看了,因为中间情节拖拉、演员状态飘忽,没有剧本只能靠堆砌。”
港剧30年欠进步,其实早有征兆。今年回巢为无线拍摄重头剧《刑警》的黄日华,对TV B“纸仔满天飞”的现象甚为气结,对记者直言再为老东家拍剧的机会甚微:“我习惯了以前和郑裕玲、汪明荃的合作方式,做足准备功夫才入厂,绝对不喜欢飞纸仔!”
B
合约苛刻、薪酬微薄,艺员变蓝领
随着“陈鸿烈最后一天”的种种细节被曝光,人们发现,令人咋舌的不只无情的通告,更有无线艺人令人唏嘘的薪酬待遇。据香港媒体披露,陈鸿烈虽贵为邵氏排头的奸角,但来到TVB,他只是一个每月底薪三千的老生,一集片酬仅2600港元;若一个月连续赶拍20集剧,加上底薪,月收入也不过5万多港元。
曾赢得08年TVB视帝的夏雨,一向心直口快,谈起无线艺人的薪酬,他直言:“无线艺人的工资合同五花八门,别人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但是一般演员只是等同于街上一个的士佬(注:一般月薪一万多港元)。即使我往年拿了视帝,也不能算是加工资的筹码。香港整个电视行业没竞争,无线一台独大,你愿不愿意玩,可不可以接受,就看你自己了!”
近年跻身上位小生的王祖蓝,在《72家租客》的发布会上,因为个头矮小,几乎被湮没在密如星辰的二三线无线艺人中。这些,都是传说中拿着“无言感激”利市封的艺人。记者询问王祖蓝对TVB艺人的廉价待遇有何感想,他耸耸肩,不以为意地说:“我阿妈经常说,仔,现在有得搏为何不搏?30岁之前是靠钱赚经验,30岁之后是靠经验赚钱,我觉得现在是应该吃亏的。很多前辈不都是以前没什么钱,在这里打天下,通宵了很多晚,拿着微薄的薪水,慢慢熬出了头?现在能吃亏为什么不吃?难道等你老了、没有机会的时候?”
无线制作资源部总监乐易玲,是最清楚每位艺人工资与合约形式的高层。记者向她提起TVB艺人低薪的传闻,乐易玲流露出被冒犯的神情:“不要听信外面的传言,那些薪酬数字都是不准确的。艺人的身价,在我们公司来讲是秘密,艺人除了知道自己是多少之外,互相都不知道别人是多少。总之,这个是我们对演员的尊重。”
艺人的薪酬是个敏感的话题,也是无线一直不容挑战的死线。许多人在言谈之间充满回避,但不同的声音与态度,却在一层层地撕开这包裹在光环下的“秘密”。我们尝试用一个大家庭为喻,以家中各色人等与“大家长”之间的关系,解画TV B艺人薪酬的金字塔结构。
1
●位于这座金字塔塔尖的,是一班“远房亲戚”,俗称“外援”。
他们大多数是曾为TVB打过江山、现已离巢发展的前一哥一姐,比如黄日华、吕良伟、罗嘉良、周海媚、袁咏仪等。无线冀望用他们的名气重振收视,召他们回巢拍剧的价格,超越TVB一线小生花旦的待遇,有的甚至高达数百万一部剧。
2
●第二层是一班俗称“非亲生仔女”的中生中旦,如邓萃雯、黎耀祥、夏雨、米雪等。
他们年资深厚,演技炉火纯青,不肯与TVB签下卖身契,只肯接部头约。薪酬按一年两戏或两年三戏来算,拍一部50万、60万或100万港元,拍完直接收钱走人。部头约艺人与TVB的关系可谓爱恨交缠,他们好比一班顽皮的孩子,不愿只为父母打工,总想往外闯;而TVB却想好好管教一下他们,不时以台庆奖做诱饵劝他们回家。
3
●第三层,就是最为人熟知的“无线亲生仔女”,即经理人合约艺人。
他们采取包薪制,TVB一年给予一笔固定年薪,如50万,他们就全年任用了。而他们赚的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戏中的角色走红,靠广告、登台、剪彩的收入,与公司分成后所获(按艺人的年资,TVB抽佣二至五成不等)。他们当中最顶尖的人,被称作“TVB一哥一姐”,常常占据香港娱闻的头条,身价与内地电视艺人相比却寒碜自见。像内地电视圈一线男星孙红雷,身价高达人民币30万一集,准一线如段奕宏等,也在10万一集以上;而佘诗曼、陈豪等“亲生仔女”,拿到2万港元一集的身价,已经非常了不起。
4
●位于金字塔最底的一层,也是数量最庞大而沉默的一群。他们的合约形式更为复杂,统称“一骚(Show)计”的艺人。
他们就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钟点工”,没有底薪,有工开的跑多少拿多少,公司没活派给你的就只能望天打卦;人气高的艺人一骚价可达2000港元,半红不黑的艺人一骚价只有3、400港元。根据合约,TVB无需保证这些艺人的工作量,而他们每年只要做够一个骚就算完成任务;而这样的一纸合约,却可以规定他们不许为其他电视台工作。按照TVB传统的算法,一个一小时的节目或一集电视剧,上半段算一个骚,下半段算另一个骚,拍20集戏就等于40个骚。但近年TVB为节省成本、杜绝“爆骚”,在一些5到10分钟的资讯短片节目上,就会用工作日来计算,一个骚等于3到4个工作日。不少艺人为公司拍足三天,只能拿到数百元的工钱,叫苦连天。“大闫生”陈鸿烈就属于一骚计的艺人,因为频繁为TVB拍剧,固定有3000港元底薪,一骚价1300港元。在生活指数居高不下的香港,为TVB拍剧完全是赚钱买花戴,满足个人的演戏梦而已。
看到这里,相信读者会明白,为何08年夏雨在全港各大传媒接受专访,奔走呼告,摆明与TVB亲生仔林峰争视帝。除了一份不服输的老戏骨的傲气,他也深明TVB的游戏规则:阿爸肯定想把大奖分给最能为他赚钱的孩子,但阿爸也不能不顾忌舆论影响;拿奖不等于有薪加,但拿奖带来的名气、影响力,将会透过T V B完善的发行网络,直达全球华人社会,登台、剪彩、广告代言、拍电影……许多赚钱的机会就会如雪花般飞来。
如果孙红雷接过TVB的合约,想必他要眼睛瞪大、脑海一片空白,甚至从座位上跌下来吧!但在香港电视圈,艺人别无选择,两家免费电视台中,只有一家拥有强势话语权。TV B固定拥有香港80%的电视观众,广告业务份额达到75%,艺人要依附于TVB的光环,必然导致它肆无忌惮地把人力成本降到最低,把盈利的能力提到最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