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辣料王 D12 Sing Tao Daily 朱樂言 2006-08-26 電視色香味
《刑事情報科》硬多軟小便成功
《刑事情報科》第1集,有多少人看得明白?同時空,重溫一次又一次,3種視點角度解構一宗開槍案,簡單事件複雜化,有必要嗎?
全家人都看得頭昏,無法消化,不斷問「點解做完又做」?結果是,不到大半集,放棄了。
幸好,第2集回復「正常」。風格化的說故事模式,只能展現一集,又不能貫徹堅持下去,其實並無需要,只是滿足創作人自我追尋新意的慾望。當然,角度不同,可寫出警方狗仔隊與雜誌狗仔隊的異同及趣味,但看下去,又發覺刑事情報科與出版社井水不犯河水,沒有互動發展,兩涇渭分明,第1集又何必煞有介事撈在一起?
查案查得多,《刑事情報科》的確少有涉獵,始終是警方高度機密部門,資料搜集肯定困難,所以比起剛播畢的《法證先鋒》,硬料便有所不及,質感亦比不上,破案全憑幾個西裝友講來講去,再穿插誇張化的行動組送來占士邦式驚險動作,林保怡與王喜一塵不染便成為英雄。幸好,箇中亦有曲折,節奏亦夠爽朗,三幾集換一宗案件,愛看警匪劇的觀眾,應會追捧。
意想不到的是,出版社的戲,不比警局少。伍詠徵一晚身兼兩劇,髮形不變,演繹雖有不同,但愛好低胸本性不改,甚易混淆;邵美琪以爆炸Look一改形象,帶點巴辣帶點心計背景又帶點神秘複雜,應有強烈追看性,但可惜年紀漸長,與王喜的愛情仍玩青春鬥氣,兩位阿哥阿姐加埋70幾歲,叫年輕觀眾如何投入?伍與邵於出版社大鬥法,心計層出不窮,嘈吵過又找周家怡及簡慕華解畫,變成4個女人喋喋不休,一家出版社,真係咁多鬥?似喜劇非喜劇,似熱鬧又有點煩瑣,令到出版社的路不及CIB好看,《法證先鋒》就是查案密集談情疏懶,硬多軟少,觀眾才熱愛,《刑事情報科》首周收視31點,要保持佳績,一於多做事少說話,Man的男人繼續破案,便成功可期。
細眼男人各有各 Man 眼細,原來代表Man。單眼皮的林保怡與單眼皮更細眼的王喜,演繹警務人員,都具說服力。
演齡不淺,淡定自信自然來。林保怡雖奪過台慶最佳男主角,但他演戲的板斧其實不多。《火舞黃沙》初段嘗試粗豪惡狠,卻不及他的時裝專業Look煞食。當醫生也好,演律師或警察,眼皮不動,聲沉穩,戲便穩當,這一趟的對手是王喜,兄弟間不親不疏,不爭功不爭女,情結只在父親身上,男人味極濃的關係,由他倆演繹,選角恰當。
王喜於午夜劇場《追魂交易》已有出色表現,亦正亦邪能拿自如,這次略有《神探阿蒙》的影子,但病態怪癖不敢放盡,似有似無,查案依然信靠直覺,情事帶點拘謹,為增強喜劇味,愈演下去,愈與第1集剛做過臥底的Cool佬相距愈遠,似乎角色順應劇情不斷調整,但趣味漸生,觀眾也不介意吧?
介意的是,JoeJunior及韋家雄的髮型真的必須如此造作嚇人?
俠之大者抑或油腔滑調?
周日,兩小時大結局。不經不覺,再見出塵龍兒,再見滑頭神鵰大俠。
是俠之大者,抑或油腔滑調,亦無謂再向黃曉明批評。還是留待《鹿鼎記》吧!張紀中再下注一次,黃的大眼高鼻,是情癡之貌,對姑姑如是,對7個老婆亦如是!
新版《神鵰俠侶》收視高企,證明金庸劇集魅力仍在。無後期乏力製作,只是資源所限。絕色靚景,絕色靚女都是必須。郭芙、小龍女與郭襄於網上大戰,連李莫愁也有擁躉,追捧程度不下於日韓偶像劇,原來俊男美女愛得癡仍是市場渴求。
特技、場面、氣勢,無話可說,已遠勝TVB。節奏或有不及,但無金刀一剪,10集8集不見了,又怎會叫悶?結果,造就了張紀中,埋沒了無製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