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2004-09-28
紅褲子學院派擦出火花 《金枝慾孽》孖寶寫盡女人心
無綫電視劇《金枝慾孽》人氣大熱,收視高踞榜首,更成為中產OL的話題。但原來,這齣掀起港人追看熱潮的「宮廷女人戲」,卻是由兩個大男人領軍。曾合作炮製《O 記實錄》及《天地男兒》等男人戲的戚其義及周旭明,前者是紅褲子出身,後者是學院派,合作擦出火花,他倆卻說不是女人專家,還搬出甘國亮的女人戲經典作《山水有相逢》說:「今次只是由兩個黃韻詩,變為五個黃韻詩而已。」 (記者呂麗嬋攝影謝家賢)
「女人戲有收視保證,幾近行內的金科玉律,但那想到在社會上會引起這麼多迴響?很多人以為我們熟讀厚黑學,其實那有這回事?至於辦公室政治?創作前我們想也無想過,可見今日的打工仔真的太鬱結。」監製戚其義笑言,當初還擔心描寫清宮鬥爭的題材太沉重,觀眾會不受落,殊不知充滿心計的情節,卻惹起大批上班族的共鳴,令他們一眾埋首電視城創作的電視人大感驚異。
女人 鬥法甘國亮首創
戚其義在七六年中學未畢業時,便急不及待加入電視台做場記,與一同炮製《金》潮的編劇周旭明合作無間,如《天地》系列、《O記實錄》及如重頭台慶劇《創世紀》及《金枝慾孽》等,均屬二人的聯合作品,只是這雙電視界金牌創作孖寶對於拍「女人戲」,卻直言是「生手」,妃子之間的心計也是靠「拼湊」及想像而來,並不是外間想像的女人專家。
「講女人鬥法的電視劇,《金枝慾孽》不是首創,在編劇界,甘國亮就講女人鬥法講到出名,今次只是由兩個黃韻詩,變為五個黃韻詩而已。」戚其義舉出甘國亮的經典作《山水有相逢》,筆下的黃韻詩及李司琪,都是立體的女性角色,說話尖酸刻薄,充滿「弦外之音」,這種富層次變化的角色塑造,與一眾口是心非的後宮妃嬪,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惡補秘史拼湊奸角
典型的女人戲,卻由戚其義及編劇周旭明兩個大男人領軍。戚其義笑說,有時也得借助創作組的女性創作人平衡「性別差異」,「女人戲,我看就看得多,自己拍的經驗卻極少。在我的世界裏,女朋友只有一個,但創作組內也有其他女性,在構思情節及塑造角色上可平衝一下。」戚說。
經歷過「四日四夜連續開工」的電視劇黃金時代的戚其義,不違言《金枝慾孽》的成功,令他有久違了的感覺。他歸功於好劇本遇上好演員所起的化學作用,但說到底,電視台總是不容有失,「宮廷豪華包裝的女人戲,都是經過精密計算下的產物」,正如他所說:「女人鬥法,永遠都有捧場客。」
曾與戚其義拍檔創作《O記實錄》及《天地男兒》等男人戲的周旭明,不諱言以男兒身創作女人戲有一定難度,雖然執筆前有惡補「清宮秘史」,但直言筆下塑造的角色,很大部分是「東拉西拼」,在自己的工作圈子中並無特別「人辦」,「在電視台工作,很多時都是集體創作,有時都會說說笑,指某個角色似身邊人,但說到底,都只是創作,綜合印象所創造的角色。」他說。
演藝學院出身的周旭明,九四年加入無,與戚其義合作無間,對於被指是金牌孖寶,他這樣說:「與阿戚認識多年,大家好有默契,也互相信任。有些人說製片與創作人好多時會有衝突,投訴明明劇本寫了出來,為何拍不了?但我與阿戚就不會,他會盡量為我爭取創作的資源及時間,有時我會直接問他:此劇有多少資源,大家可以有個預算,有商有量,始終電視劇是商品,要考慮市場。」周旭明說。
舞台與電視無分 高低
除了創作大眾化的電視劇,周旭明同時參與不少劇團創作,他強調做電視不是妥協,也堅信舞台劇與電視劇之間沒有高低之分,他說:「讀書時我已好喜歡講故事,舞台與電視,只是兩個不同方法去講故事。相對而言,看舞台劇的觀眾,包容度會比較大,電視劇則要照顧觀眾的口味,要用一個觀眾接受的方法去表達。有一段時間,我都認為《金枝慾孽》不是電視劇的素材,但事實證明這是錯的。」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4 17:13:41编辑过]
|